小朋友独特的吸收性心智,促使他们一刻不停地从周围环境中吸取信息,环境的方方面面都能带给他们成长的灵感。关于儿童房设计,一些发达国家确实做得更好,他们做到了尽量让孩子对自己的房间说了算。
也许孩子对房间摆设的一些做法大人觉得很难看、完全是胡闹,但这就是孩子在那个时刻想要表达的东西,他们需要这种表达。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表达自己喜好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,这种表达能帮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、更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有句话说的简单粗暴但很有道理:一切不考虑孩子特定年龄段需求的儿童房设计都是耍流氓。
在国内,1岁到3岁的孩子很少有自己睡一个房间的,在这个时期,我们的儿童房主要供孩子安全、自由地玩耍。
一张舒适的地垫是其中最重要的「家具」。
对于一岁左右的孩子,如果墙面条件允许,可以装一面镜子,满足小宝宝长久注视某物的需求,顺便帮宝宝认识自己。
2-3岁时,孩子进入生活秩序和日常习惯的培养期,儿童房的摆设要从小朋友的身高、生活便捷性出发去考虑,使用适合小朋友的家具。
让他们能比较轻松地参与到物品整理和收纳中,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。
6-7岁时,到了入学年龄,相比游戏而言,孩子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学习和睡眠空间,对房间的机能性和私密性要求都更高了。
书桌椅、书柜、储物柜是必备设施,同时他们还需要一个能够独处的角落,放飞自己越来越强大的自我。
孩子每天都在成长,每个阶段的需求都不一样,多变性是儿童房的最大特点。
选择一些容易挪动、可以随时重新调整摆设的家具,会方便很多。
如果孩子还小,建议大家先从方便移动的单品开始,比如可以组合使用的搁物架、边桌,还有移动收纳篮和帐篷。
随着孩子年龄增长,再根据需要添置家具。小朋友对空间变化非常敏感,时不时调整一下房间摆设,有助于丰富孩子的想象空间,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。
一直以来,儿童房的配色似乎有条不成文的规定:男生房间用蓝色系,女生房间用粉色系。
亲子教育专家已经明确表示,用颜色来强调性别,容易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,限制孩子的成长探索。
那除了蓝和粉,还有什么是比大白墙更合适的选择?当然有,比如近年来在时尚界大火的莫兰迪色系。
莫兰迪色系的特点在于配色均衡不张扬,视觉效果柔和不刺激,绝对不会有“乡”气扑鼻的赶脚。而它特有的纯净感,对情绪有种神奇的治愈力。
过于单一的配色不利于幼儿的色彩认知,而如果房间颜色太多或过于艳丽,家人情绪会容易起伏躁动,小朋友也容易兴奋不安。
斯堪维亚儿童专家建议,如果家里有小朋友,就使用趋于中性的配色,素淡一些。
这与莫兰迪色系的特点比较吻合。干净雅致的素色墙面,用画框、地毯、靠垫等小物适当点缀即可。
所以,大家别再用孩子的性别来决定儿童房配色了,也尽量少用性别去禁锢孩子的行为。
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,今天我们允许孩子尝试更多,未来孩子的发展就会有更多可能性。